更新时间:2025-09-09
央广网金昌9月8日消息(记者魏晋雪实习记者焦丽婷)面积200万平米、品种116个、苗木74万株历经十余载,因开采矿石而形成的全国最大的人造矿坑金川镍矿坑,建成了“生物群结构稳定、植物多样性程度高、能够自我更新演替”的生态小环境。
9月7日,“祁连山下是我家”第二季河西走廊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媒体行采访团走进金川国家矿山公园,探寻人造大矿坑何以形成生态小环境的“金川答卷”。
金昌因矿设市,因“镍”闻名遐迩,被誉为“祖国的镍都”。自上世纪60年代始,金川露天镍矿开启了长达30年的开采历程。累积采剥矿岩总量达7033万立方米、出矿量2903万吨。
“在彻底甩掉中国贫镍国帽子的同时,留下了全国最大的人造矿坑,产生的上亿吨废石在矿坑周边近200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堆砌成废石山。”金川集团居佳公司矿山公园绿化管理组组长张晓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09年始,金川集团联合相关科研院所等单位,组建专业背景涉及园林规划、植保、土壤学等领域的技术团队,借“智”谋“略”,为矿区修复寻良策、找良方。通过地企联手,军民共建,企业员工、驻地部队官兵、团员青年和广大市民义务献工,参与人数突破20万人(次),历经多年探索与艰辛,相继完成推地整型、灌溉系统、道路系统、开种植沟、苗木种植等各项施工。先后建成8座山体、8条主干道、一处品种展示园、一处太极沙生园、两个停车场、9处登山台阶、3个水体景观池。
“造林总面积达200万平米,种植沟总长度近30万米。在昔日寸草不生的矿渣和毛石堆上种植了116个品种的74万株苗木。”张晓峰介绍说。
金川国家矿山公园正式诞生。如今,矿山公园和已建成的北部防护林连成一体,形成郁郁葱葱的绿色森林屏障,有效改善市区的空气环境质量,并为市民提供一个新的休憩游玩的好场所。
对于金川集团而言,一切并未结束。“我们从2023年开始,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对矿山公园灌溉管网系统、砂土路等进行改造修缮。”张晓峰介绍,“今年还将在矿山公园实施劳动公园建设项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2 ICP备案:陇ICP备17001500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甘)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甘B2__20120010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