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898-08980898
更新时间:2025-06-10
在农业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秦州区的“北斗+无人驾驶”新模式正引领着玉米种植进入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这一变革不仅关乎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更是确保粮食安全、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保证。通过新型农业机械的引入,秦州区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在24万亩的玉米种植过程中实现全程机械化,彻底改变传统的耕种模式。
在秦州区天水镇的石徐村,数台无人驾驶的精密机械正在进行高效的覆膜作业。这些新型玉米双垄沟全覆膜联合作业机借助北斗导航系统的辅助,确保作业的精准性和高效性,最大困难偏差仅为1至2厘米。无论是整卷地膜的铺设,还是压膜与起垄,机械化的实施使得这一系列操作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化与高效。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的研究员杨建太表示,这样的五位一体作业模式不仅提升了土壤管理的科学性,也为玉米增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在汪川镇的西山堡村,覆盖1200亩的玉米种植基地中,拖拉机牵引的新型覆膜机不断在田间奔驰,村民们则紧随其后,全力协作确保地膜与土壤的紧密结合。借助农业局提供的一体化机械,村民们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日均铺膜面积达到36至40亩,耳目一新的数字展示了智能化农业生产的巨大潜力。
正如杨建太所言,秦州区的目标不仅在于“保面积、提单产、稳总产”,更在于通过“四良”融合,挖掘农业的潜力。1450万元的资金投入与新型农业机械的引进,使机械耕耘、播种、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可以说,秦州区正在为山区农业的未来铺就一条智能化的康庄大道。通过高效的技术手段与管理模式,不仅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为未来的玉米种植打下坚实的科技基础,开启了智能农业新的篇章。随着北斗与无人驾驶技术的深入应用,玉米种植的智能化时代已经悄然来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